99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婷婷-aⅴ日本亚洲欧洲免费天堂-mofos69-国产精品自在在线香蕉|www.jn-114.com

新藝術家具

新藝術運動(Art Nouveau)發源于19世紀80年代,1890年至1910年間達到頂峰,伴隨著一戰的開始而慢慢消失。新藝術風格涵蓋了建筑,繪畫,平面藝術,室內設計,珠寶,家具,玻璃藝術等各種精美的裝飾藝術,也被譽為歐洲現代設計藝術的開始。

19世紀末,歐洲工業浪潮使得大規模生產成為了常態,然而卻忽略了物件本身的設計美感。和工藝美術運動(The Arts & Crafts Movement)一樣,新藝術提倡新的設計鼓勵使用手工同樣也不排斥新技術材料的運用。其特征是從大自然中汲取靈活多變的圖案和造型,強調手工制作的價值,富有動感的曲線植物、花朵和昆蟲成為了最鮮明的裝飾符號。

1895年,設計師兼藝術品商人薩穆爾·齊格弗里德·賓(Samuel Siegfried Bing, 1838-1905)在巴黎開設的一間名為新藝術之家(Maison de l'Art Nouveau)的商店,展廳陳列的物品都是此類風格,眾多設計師、家具師與藝術家都受雇于新藝術之家。他們以“回歸自然”為口號,推崇藝術與技術緊密結合的設計,推崇精工制作的手工藝。1900年,巴黎國際博覽會上薩穆爾·賓以精美作品引起世界廣泛關注,在歐美各國引起廣泛響應,并使新藝術之家的名稱不脛而走,故以“新藝術”命名其運動,而法國自然成為新藝術運動的發源地和中心。

新藝術在英國稱之為現代風格(Modern Style),意大利稱之為自由風格(Stilo Liberty),德國人習慣把這種與傳統藝術格格不入的風格稱為青年風格( Jugendstil),而在維也納則將其稱為分離派(Sezession)。

新藝術風格在歐洲各地盛行,雖有差異但幾乎都具有一些共同特征:使用大量不對稱曲線用于裝飾在各個細節之處,裝飾的花紋樣式被稱為“coup de fouet”(鞭笞風格),它是一條不對稱彎曲的線,沒有規律,自由延展,給人生氣蓬勃的感覺。鞭笞風格以自然的植物和動物形態構成,如仙客來、鳶尾、蘭花、薊、冬青,睡蓮和天鵝,孔雀,蜻蜓和蝴蝶...在捷克新藝術畫家阿爾豐斯·穆夏(Alphonse Maria Mucha, 1860-1939)的畫中,女子卷曲的長發,也是這樣的鞭笞線條。

早期身兼多職的新藝術藝術家涉足的領域包括室內設計,燈具,家具和裝飾藝術品等,為了更好的突出設計元素,藝術家會專門設計與室內配套家具。其中包括查爾斯·麥金托什(Charles Rennie Mackintosh, 1868-1928),安東尼·高迪(Antoni Gaudí, 1885-1926),維克多·霍塔(Victor Horta, 1861-1947),赫克托·吉馬德(Hector Guimard, 1867-1942)和亨利-凡·德·威爾德(Henry Van de Velde, 1863-1957)等。1893年至1895年間,設計師維克多·霍塔在布魯塞爾建成的塔塞爾公館(H?tel Tassel)是第一座新藝術運動風格的建筑,整個設計涵蓋了所有的室內裝飾,家具,地毯和建筑細節。

受塔塞爾公館的影響,巴黎藝術家赫克托·吉馬德(Hector Guimard, 1867-1942)打造了法國新藝術建筑的最高成就-貝朗榭公寓(Castel Beranger)。曾獲得巴黎市最美外墻之稱的立面,在材料上運用了陶土、紅磚、白石頭,綠色鐵欄桿,使得顏色豐富且變化,許多細節裝飾上帶有新藝術風格和新哥特主義的神秘風格。

吉馬德的家具融合了新藝術風格常見的弧形線條和花卉圖案,巧妙的尋求不對稱性,采用不相同的細節裝飾。為了達到統一性,吉馬德所設計的家具都與自己的建筑作品相匹配,自然彎曲的形態完美契合他的建筑。


發源之地-法國

作為新藝術發源地的法國,在開始之初不久就形成了兩個中心:一是首都巴黎;另一個是南錫市。其中巴黎的設計范圍包括家具、建筑、室內、公共設施裝飾、海報及其他平面設計,而后者則集中在家具設計上。巴黎的家具師都與薩穆爾·賓新藝術館有著緊密的合作關系,1900年巴黎世博會上家具設計師歐仁·蓋拉德(Eugène Gaillard, 1862-1933)為新藝術館設計了一批廣受贊譽的新藝術家具。蓋拉德也是將鞭笞線條發揮到淋漓盡致的家具師,其作品非常華麗,同時期的點評家稱他的新藝術家具可與洛可可風格相比擬。

法國新藝術不但融合了自然景物,同樣女性形象也是重要的表現元素。雕塑家和家具師弗朗索瓦-魯珀特·卡拉賓(Fran?ois-Rupert Carabin, 1862-1932)以動物的形態為靈感,將女性雕塑融入在新藝術的作品中。

作為法國新藝術家具設計和制造的另一個中心,南錫派創始人埃米爾·加萊(émile Gallé, 1846-1904)與路易·馬若雷勒(Louis Majorelle, 1859-1926)的作品最具新藝術美感。兩位設計師取材自大自然,花朵、昆蟲,尤其是蜻蜓(新藝術設計中最流行圖案)。加萊設計的家具也與他的玻璃設計作品一樣,追求一系列流暢和不對稱的造型;其裝飾題材以異鄉植物和昆蟲形狀為主,鮮花怒放和花葉纏繞構成了這些作品獨特的表面裝飾效果,具有象征主義的特征。

加萊常使用細木鑲嵌工藝進行裝飾,使其設計的家具精美而雅致。他在家具方面最有名的設計是1904年設計的睡蝶床-黎明與黃昏,蝴蝶身體和翅膀所使用的玻璃和珍珠母貝傳達了薄皮肌膚,木頭黑白交替圖紋則再現了翅翼的斑紋。

另一位南錫大師馬若雷勒則在作品中使用了具有特色的睡蓮圖案,睡蓮在埃及被譽為永恒,這種花時常被制作成銅鎏金鑲嵌在家具邊角上,延續了傳統法國古典家具使用鎏金青銅鑲嵌的特征,因此被藝評家稱為新藝術的查爾斯·克萊桑(Charles Cressent, 1685-1768)。

馬若雷勒在作品融合了異域趣味和法國傳統,包括新洛可可圖案、日本風格和有機體形狀,以及受自然啟發的形狀和裝飾。其作品的構造和裝飾表現了流暢的節奏,圓形輪廓和傾斜線條賦予作品雕塑感。在他的設計中,功能從屬裝飾的特點十分明顯。

南錫派的其它兩名家具師歐仁·瓦林(Eugène Vallin, 1856-1922)和弗朗索瓦-埃米爾·安德烈(Fran?ois-émile André, 1871-1933)的作品中則帶有比利時新藝術家具的特點。如下圖,他們合作的南錫博物館馬松餐廳。

新藝術家具由于極度的追求自然的曲線,致使制作的難度較高,法國和比利時的新藝術曲線尤為顯著。此外對材料的要求也十分講究,帶有鑲嵌的面板更是考究。如下這兩件加萊為自己所設計的這件櫥柜,木材選用多達十數種。


放棄追求曲線的德國

1895年,比利時家具設計師亨利-范·德·威爾德(Henry van de Velde, 1863-1957)完成了位于布魯塞爾(Brussels)于克勒(Uccle)自己的婚房-花園別墅(Villa Bloemenwerf)的室內裝飾和家具設計;1896年,他在巴黎為塞繆爾·賓完成了新藝術風格展廳的設計,并于次年移居德國。1905年,威爾德成立了德國包豪斯(Bauhaus)的前身-撒克遜大公美術學院(Grand-Ducal Saxon Academy of Fine Art);1907年,他與德國其它設計大師一起創辦了德國現代主義設計的基石-德意志制造聯盟(Deutscher Werkbund)。威爾德的家具雖然線條彎曲,但沒有過度的裝飾細節,清新簡潔。

此時德國青年風格的家具則慢慢走上了偏向現代設計的路線,在裝飾細節上借鑒了法國新藝術的流行的曲線和圖案。然而在表現上,與法國新藝術形成了反差,花莖與睡蓮等復雜圖案被放棄。其結構與材料運用簡單,裝飾極少,呈幾何直線,適合批量制造。同時期的家具師布魯諾·保羅(Bruno Paul, 1874-1968)則直接放棄了家具彎曲的形態,以簡單的直線呈現,不做任何外部裝飾。憑借1900年巴黎世界博覽會的成功保羅與伯恩哈德·潘科克(Bernhard Pankok, 1872-1943)更是將這一設計推向了高潮。而他的設計也對其弟子密斯·凡·德·羅(Ludwig Mies Van der Rohe, 1886-1969)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英國唯一的新藝術發源地-格拉斯哥

英國的新藝術運動則以查爾斯·雷尼·麥金托什(Charles Rennie Mackintosh, 1868-1928)和格拉斯哥四人設計為主,格拉斯哥也是新藝術運動在英國的唯一發源地。作為英國新藝術運動的主要倡導者,麥金托什在他的作品中延續了工藝美術運動風格,對于歐洲設計有著重要的影響。他基本采用直線和簡單的幾何造型,同時采用白色和黑色為基本色彩計劃,細節稍許采用自然圖案,比如花卉藤蔓的形狀,因此達到既有整體感,又有典雅的細節裝飾的目的,其中最具代表性特色的就是高背椅。


維也納分離派

1897年,在古斯塔夫·克里姆特(Gustav Klimt, 1862-1918)帶領下成立的維也納分離派,開創了新藝術運動最重要的分支;1903年,分離派重要成員約瑟夫·霍夫曼(Josef Hoffmann, 1870-1956)與科羅曼·莫塞爾(Koloman Moser, 1868-1918)發起了成立維納工坊(Wiener Werkst?tte)的號召,所有藝術家與家具師以整體藝術(Gesamtkunstwerk)的形式設計制作家具,合理的運用了最新材料,使得奧地利的新藝術家具表現出了鮮明的幾何形式。此外霍夫曼在金屬、玻璃、珠寶、皮革、織物和家具設計中引入協調統一的圖案,家具作品具有很強的矩形立體感。

麥金托什在設計的家具中添加了新藝術風格的裝飾,使用彩繪,琺瑯與彩色玻璃以及帶有色彩的布料作為裝飾,對維也納分離派產生了重大影響。1906年,奧托·瓦格納(Otto Wagner, 1841-1918)在為維也納帝國郵政儲蓄銀行大樓的設計中首次使用了鋁作為家具的原材料。


西班牙現代主義

西班牙新藝術被稱為西班牙現代主義(Spanish Modernism),天才建筑師安東尼奧·高迪(Antonio Gaudi, 1852-1926)是這一藝術運動的主要推動者。如其在巴塞羅那的作品米拉公寓,帶有巴黎與比利時新藝術的特點。如當時許多新藝術運動建筑師一樣,他經常為自己所設計的建筑設計家具。高迪的家具設計融合了新藝術運動的曲線和花卉圖案,同時保留了傳統的加泰羅尼亞風格。

另一位西班牙家具設計師加斯帕爾·霍馬爾(Gaspar Homar, 1870-1953)則熱衷于使用細木鑲嵌設計人物和富有自然形態的圖案。

在不斷發展的工業化與大規模生產的時代,新藝術藝術家和設計師希望重新喚起人們對優良工藝的欣賞,提倡藝術融入日常生活,將精美的物品帶入住所,這也是新藝術會直接影響裝飾藝術與室內設計的原因。新藝術運動沒有象某些其它運動那樣否定機器的作用,而是發揮其所長,根據材料的使用(主要是使用玻璃和鍛鐵)使建筑風格方面也能找到精雕細琢般的品質。藝術家在新藝術運動中考慮了作品完整的風格,這意味著它無論是在建筑風格、室內設計、家具和織物設計、器皿和藝術品、燈具等方面,都有了一個等級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