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婷婷-aⅴ日本亚洲欧洲免费天堂-mofos69-国产精品自在在线香蕉|www.jn-114.com

巴洛克家具

巴洛克一詞源于葡萄牙文Baroque,意指畸形的珍珠,同時含有不整齊、扭曲、怪誕的意思。巴洛克藝術是指從16世紀末到18世紀中葉在西歐流行的藝術風格,最初產生于意大利。在文藝復興時期,家具的風格都為建筑風格的縮形,盡管文藝復興時期已經以人性主張作為藝術設計的原則,但真正為了生活功能需要而作為設計原則的應首推巴洛克風格。巴洛克家具摒棄了對建筑裝飾的直接模仿,舍棄了將家具表面分割成許多小框架的方法以及復雜、華麗的表面裝飾,而是將富有表現力的細部相對集中,簡化不必要的部分而改成重點區分,加強整體裝飾的和諧效果,徹底擺脫了家具設計一向從屬于建筑設計的局面,這是家具設計上的一次飛躍。

巴洛克風格以浪漫主義作為形式設計的出發點,運用多變的曲面及線型,追求宏偉、生動、熱情、奔放的藝術效果,而摒棄了古典主義造型藝術上的剛勁、挺拔、肅穆、古版的遺風。文藝復興時代的藝術風格是理智的,從嚴肅端正的表面上強調靜止的高雅;而巴洛克藝術風格則是浪漫的,以秀麗委婉的造型表現出運動中的抒情趣味。


巴洛克家具在表面裝飾上,除了精致的雕刻之外,金箔貼面、描金填彩涂漆以及細膩的薄木拼花裝飾亦很盛行,以達到金碧輝煌的藝術效果。17世紀中期,從中國和日本傳人了大漆涂飾、雕漆及貝雕鑲嵌藝術,使得家具的表面裝飾顯得更豪華,以渲染其富麗堂皇。

巴洛克藝術的最早發源地是意大利的羅馬,但巴洛克家具風格的形成卻是在1620年在荷蘭的安特衛普首先拉開了帷幕,并于1630年直至1640年間在荷蘭興起,緊接著是法、英、德等國家受巴洛克風格的影響也都進入了巴洛克時代。特別是法國路易十四時期的巴洛克家具最負盛名,躍居歐洲各國的領先地位,成為巴洛克家具風格的典范。其他如英國的雅各賓式、威廉-瑪麗式以及早期殖民地式的家具亦較具影響。


意大利巴洛克家具


意大利的巴洛克藝術風格首先興起于建筑及室內裝飾。1600年,來自博洛尼亞的卡拉奇兄弟提出用折衷的方法學習文藝復興盛期的遺產,從而揭開了意大利巴洛克藝術的序幕。這些家具都體現了純熟的技巧和良好的結構形式。特別是精美的雕刻裝飾集中在邊框和腳架上,與中間的嵌板形成對比效果。宮廷家具的底座和腿腳渾厚而沉重,上面雕刻神話故事中的裸像、獅、鷹等動物及渦形紋樣、葉形紋樣等圖案。

在意大利家具的裝飾技法中,還有一種稱為硬石裝飾的獨特方法。具體作法是用玉髓、瑪瑙、琉璃等珍貴的材料構成花鳥、山水、風景等圖案,然后再用嵌有這些圖案的板裝飾家具。在17世紀末期,從中國和日本傳人了大漆涂飾、雕漆及貝雕鑲嵌技術,使得家具的表面裝飾顯得更加豪華和多姿多彩。


法國巴洛克家具


自路易十四即位后,法國的室內裝飾和家具造型受到意大利巴洛克風格的影響,也進入了巴洛克時期,這種新的裝飾風格受路易十四的移植和培育,得到了充分發展,達到了完全成熟的境地,從而形成了路易十四式風格。勒·布朗(Charles Le Brun, 1619-1690)參與設計和裝飾的凡爾賽宮和子爵城堡(Chateau de Vaux-le-Vicomte)便是法國巴洛克風格的巔峰之作。

勒·布朗是法國皇家繪畫雌塑學院的創始人,路易十四藝術風格的奠基人,他確定了一整套藝術觀點、方法和嚴密的教學體系,其中有些部分迄今仍為世界各國美術院校所采用,例如首先畫石膏像,然后再進行人體寫生等。 1660年,在財政大臣柯爾貝爾的推薦下,他就任皇家首席宮廷畫家,常年陪伴著路易十四世住在楓丹自露宮,因此他的作品所反映的必然是宮延貴族們的生活及愛好。凡爾賽宮所有房間的室內、家具及掛毯的設計,基本都是在勒·布朗的指導下進行的,這對于形成法國的巴洛克風格,體現法國君王的權威和氣質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勒·布朗在凡爾賽宮的室內設計上,很好地將意大利宮殿的室內設計風格綜合統一在一起,形成了具有法國特點的風格。鏡廊里利用了大量意大利巴洛克式裝飾手法,使人感到變化無窮,金壁輝煌。由勒·布朗創作的記錄路易十四一生的14幅掛毯組成的《亞歷山大的故事》組畫,現在仍然展示在凡爾賽宮王室內。它生動地描述了路易十四世的偉大事業,亞歷山大是古代英雄,它是將路易十四世比作亞歷山大而加以表現。這組作品由勒·布朗繪制,戈布蘭制作所加工的巨幅掛毯,廣泛博得各國王室的喜歡。

勒·布朗在室內設計上摒棄了更藝復興時代邯種限定審問的手法,以無限度地運用空間的手法形成了連續的效果。墻晰采取壁柱、檐條、粉飾涂金和繪畫等裝飾形式。各大廳的全貌體現了豪華又統一的法國巴洛克藝術風格。

繼勒·布朗之后,建筑家、裝飾美術家伯拉(Jean Bérain, 1638-1711)于1690年擔任皇家裝飾美術師。他曾學習裝飾五金及家具制作技術,1670年被雇用為皇家金屬細工師,從事皇家的室內和家具設計,他是路易十四時期最富有創造力的設計師。1700年,他出版了《家具設計圖案》一書,為路易十四世后期的家具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布爾(André-Charles Boulle, 1642-1732)是法國巴洛克時期有代表性的細木工,路易十四世御用家具師。他在黑檀木上鑲嵌黃銅和龜甲的做法,被稱為布爾鑲嵌,這種獨特的裝飾手法,看起來美不勝收。在法國,可以說路易十四樣式與布爾樣式是同義詞。他于1670年被任命為宮廷家具師,1672年榮登皇家首席家具師寶座。他反對把家具隸屬于建筑設計,主張把家具從建筑的從屬地位中解放出來,為創建獨立的家具設計建立了豐功偉績。

同時,布爾還主張實行技術分工制,以便發揮每個人的各自特長。在他的工房內首先開始實行這種分工制,取得了良好效果,巴黎的其它家具工房也都仿效布爾的做法。作為一名家具師,布爾熟練地掌握了鑲嵌細工和青銅細工的技藝,并在繪畫和雕刻藝術方面有著很深的造詣。

路易十四時代,最重要的儲存家具是抽屜柜(Commode),其形式既象抽屜桌,又像帶腿的矮柜,主要用來貯存衣物。布爾的名字同許多著名的抽屜柜聯系在一起,其水平之高令人稱奇。

路易十四扶手椅,其外觀以端莊的體形與含蓄的曲線相結合而成。腿部采用S形曲線,并有復雜的雕刻裝飾,配有X或H型拉檔。坐面和靠背是軟包以替代原來的雕刻裝飾,這種改革不僅使家具在視覺上產生更為華貴而統一的效果,同時在功能上更具舒適的效果。

在路易十四時代,最新的創造就是玄關桌(Console Table)。最初,這種家具是由沉重的石材桌面和精工細作的底座構成,并與墻壁固定在一起。后來為了便于在不同場所使用,又出現了可以隨意移動的雙蝸腿桌。這時桌腿主要以蝸腿式部件或欄桿柱的形式出現,腿部的裝飾由以描金為主。

路易十四時期的寢具是巴洛克家具的典范,它力圖突破文藝復興古典式的嚴肅直線型,采用多變的曲線,傾向豪華奔放的形式。它運用矩形、截角方形、橢圓形和圓形作為構圖的基本手法;裝飾題材有繩紋、漩渦紋、花草和女神像等。采用的材料以胡桃木、黑檀木為主。


英國巴洛克家具


英國巴洛克藝術的發展要晚于意大利、法國等歐洲內陸國家。英國在整個17世紀就經歷了六代王朝的不斷更迭,與此相適應,出現了二種不同形式的巴洛克風格,即雅各賓式和威廉-瑪麗式,并在威廉-瑪麗時期達到高潮。


雅各賓式(Jacobean, 1603-1689)以斯圖亞特王朝的第一個國王詹姆士的洗禮名而命名。它分為前期雅各賓式(詹姆斯一世至查理一世);后期雅各賓式(查理二世至詹姆斯二世);在前后雅各賓時期的中間為克倫威爾時期,前后共歷經了五代王朝。

從查理二世到詹姆斯二世為后期雅各賓時期。1660年英國共和制垮臺,在路易十四宮廷和荷蘭過著流亡生活的查理二世回國繼承王位,對共和制時代禁欲式的生活表示不滿,于是在上流社會中重新恢復了奢華舒適的享樂生活,從而為制作藝術的發展提供了契機。查理二世把路易十四樣式和尼德蘭巴洛克風格引進到英國的室內裝飾和家具設計領域,給當時貴族的生活趣味以很大的刺激。

1666年,倫敦大火幾乎燒毀了大半市內的住宅及家具,它給英國的家具工業注入了新的動力。由于大火的原因,包覆椅子用的天鵝絨、織錦等織物嚴重不足,價格暴漲,迫使用戶去尋找替代材料,因此編框用的藤材出現在家具的座面和靠背上。藤材的材質和顏色與木材之間有著很好的調和效果,特別是在夏季,這種椅子透氣性好、搬運方便,很快成為市民階層中普遍使用的椅子。這種椅子靠背較高,采用螺旋紋車木立柱,前腿或是車木立柱加荷蘭的球形腳,或是曲線腿加渦卷底腳。靠背頂板、藤芯邊框、橫檔和座面前望板上常高浮雕或透雕莨苕葉飾、神話等題材。

英國從這時開始流行一種折疊桌(Gateleg Table),底座兩側分別用鉸鏈連接附設的支架,可以像門一樣打開,支撐上翻后的桌面。需要時可以將桌面變大,變成一個大的圓形或橢圓形桌面。不用時,可收攏與主框架并合,桌面下翻,節約空間。這種桌子后來流傳到美國殖民地時期,成為當地十分歡迎的家具。

這個時期的大部分家具由橡木制作,胡桃木的應用逐漸增加。此外,椴木、烏木、貝殼、黃銅等材料常見于鑲嵌中。17世紀60年代后期,藤材開始大量用于椅子的靠背與座面。除常見的車木構件、高浮雕、鍍金等裝飾外,1 7世紀后期,由法國和尼德蘭的工匠傳入英國的貼面技術,發展成較為成熟的薄木拼花貼面技術。其方法是將不同明暗的木材切割成小薄片后拼嵌成各種圖案,除木材外還使用貝殼、黃銅等材料,并將鳥獸等野生動物圖案組織在阿拉伯花紋、海草、花束、花籃之中,構成精美的裝飾圖案。常用椴木或烏木碎片組成帶式紋樣作家具的邊飾。總之,后期雅各賓家具采用較多的直線和方形板面,造型都較瘦長,裝飾較為嚴謹,整體豪華、洗練。渦卷紋雕刻、螺旋形車木構件、精細的薄木拼貼、球形腳、藤面等,也是這一階段家具的特點。

威廉-瑪麗式(William and Mary, 1689-1702)英國女皇瑪麗和她的丈夫威廉三世共掌國政時期。1688年,詹姆斯二世得子,這意味著他的長女瑪麗將不能繼承王位。瑪麗的丈夫奧倫治親王威廉三世便進行了光榮革命,于1689年繼承了英國的王位。威廉三世自幼生長在荷蘭,十分推崇荷蘭式家具,在他的影響下,英國的室內裝飾和家具設計具有荷蘭風格的明顯特點,因此這個時期英國的家具稱為威廉-瑪麗式或英國-荷蘭式。同時,威廉-瑪麗式家具還吸收荷蘭、西班牙、中國和印度的東方特點。雖然威廉三世在位只有短短的13年,但對英國甚至歐洲的藝術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它與意大利、法國等獨特豐滿的巴洛克形式不同,藝術風格上端莊華麗、古雅講究。

從17世紀末18世紀初,英國逐漸擯棄了后期雅各賓時代流行的藤面椅和車木椅,開始興起另兩種椅子。一種是法式椅子,用天鵝等羽毛作填充物,用錦緞或天鵝絨作包面的面料;另一種稱為假發椅,專供婦女使用,這時的貴婦人出席宮廷沙龍時喜歡用假發裝扮,為使就座者的發型和姿態更加顯眼,椅背較高,椅背的高度有時是座面到地面高度的2.5倍。椅子多采用拱形靠背和喇叭形腳。

18世紀初出現了一種帶翻蓋的寫字桌,桌面設置抽屜,傾斜的翻蓋打開成水平狀時,可在上面寫字,桌子后部是一個帶抽屜的書架。喇叭形柱腳,球形底腳,腿間用X形橫撐連接。

柜類由于受到荷蘭的影響,形體較大,裝飾仍用薄木拼花貼面技術,但廢除了以往那種模擬建筑細部的裝飾手法,多是喇叭形柱腳或球形腳。這種櫥柜傳到殖民地時期的美國,深受喜愛,至今仍廣為流行。

這時由于胡桃木已大量取代橡木,故又稱為胡桃木時代。家具表面通常進行鍍金、繪畫、油漆處理。家具大部分采用螺旋形車木構件,車木直腿常有喇叭形,底足有爪球形、梨形、獸爪狀、渦卷形等,腿間橫撐常為X形。雕刻紋飾常以葉飾、花紋、C形渦卷紋和螺旋為主題,還常常油漆、鍍金。總之,與英國民族的嚴謹作風相吻合,這個時期的英國家具在后期雅各賓的基礎上,追求洗練豪華的氣勢。采用較多的直線和方形板面,造型都較瘦長,裝飾較為嚴謹。受荷蘭和中國的影響,家具腿部采用喇叭式的車木形態,腳端則用球形,軟包座面與靠背,使用東方油漆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