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es van Dongen
Leda and the Swann
Watercolor and Ink on Paper
Circa 1925
Height: 31 cm, Width: 23 cm
麗達與天鵝
紙上水彩
基斯·凡·東根
約1925年
畫面高31厘米,寬23厘米
畫框高54厘米,寬46厘米
參考編號:C10284
此作品為藝術家為保羅·勒克萊爾(Paul Leclère, 1883-1969)1925年發表的詩集《水城威尼斯》(Venise Seuil des Eaux)卷首插圖所作的水彩習作,作品題材取自希臘神話,描繪了宙斯幻化的天鵝落入麗達公主身前的情景。畫面以黑色線條勾勒輪廓,以簡潔的水彩色塊渲染,展現出一幅沉浸在夢幻景色中的甜美畫面。畫面左下角有藝術家van Dongen簽名。
基斯·凡·東根(Kees van Dongen, 1877-1968)全名科尼利斯·西奧多羅斯·馬里·凡·東根(Cornelis Theodorus Marie van Dongen),荷蘭野獸派畫家,1877年1月 26日生于荷蘭德夏汶(Delfshaven),1968年5月28日卒于摩納哥蒙特卡洛(Monte Carlo)。少年時,凡·東根就展現出了杰出的藝術天賦,屢有素描和色彩佳作;16歲時,他進入鹿特丹皇家美術學院(Royal Academy of Fine Arts in Rotterdam)接受了四年正式的繪畫教育,他開始接觸到倫勃朗(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 1606-1669)和哈爾斯(Frans Hals, 1581-1666)的作品,他在吸收了現代荷蘭畫家的一些新手法同時也對這兩位17世紀荷蘭繪畫大師的崇拜之情保持了下來;學習期間,他也結識了揚·斯特里寧(Jan Striening, 1827-1903)、約翰內斯·杰拉杜斯·海伯格(Johannes Gerardus Heijberg, 1869-1952)以及未來的妻子朱莉安娜·奧古斯塔·普里廷格(Juliana Augusta Preitinger, 1878-946)等年輕藝術家。1892至1897年間,他經常前往附近的紅燈港區,以當地水手和妓女作為模特,創作了許多早期畫作。1879年,凡·東根前往法國巴黎,迫于生計從事過許多工作;1905年,他與亨利·馬蒂斯(Henri Matisse, 1869-1954)、安德烈·德蘭(André Derain, 1880-1954)、阿爾貝·馬爾凱(Albert Marquet, 1875-1947)、莫里斯·德·弗拉曼克(Maurice de Vlaminck, 1876-1958)、查爾斯·卡穆安(Charles Camoin, 1879-1965)和讓·皮伊(Jean Puy, 1876-1960)等野獸派畫家,參加了巴黎秋季沙龍展,因他們的作品色彩鮮明,對比強烈,被藝評家路易·沃塞爾(Louis Vauxcelles, 1870-1943)譏評為令人難以接受的“野獸派”。1906年,凡·東根與妻子遷至蒙馬特高地(Montmartre),與巴勃羅·畢加索(Pablo Picasso, 1881-1973)一起住在被稱為“洗衣船”的破舊房屋中,期間,他以妻子、女兒多莉和畢加索的情人費爾南德·奧利維爾(Fernande Olivier, 1881-1966)為模特創作了大量肖像作品;1908年,凡·東根加入德國表現主義團體橋社(Die Brücke),其繪畫藝術也更加純熟。
1910年代,凡·東根開始獲得阿波里奈爾(Guillaume Apollinaire, 1880-1918)和艾利·福爾(élie Faure,1873-1937)等許多文藝界名人的贊美,他們驚嘆于他作品的純凈和優美,把他與愛德華·馬奈(édouard Manet, 1832-1883)相提并論。在社交名媛萊婭·阿爾文(Léa Alvin, d. 1950)的幫助下,他的作品得到了眾多展出機會,成為大受青睞的時尚肖像畫家,諸如女星阿爾萊蒂(Arletty, 1898-1992)、法國總理讓-路易·巴爾圖(Jean-Louis Barthou, 1862-1934 )、比利時國王利奧波德三世(Leopold III, 1901-1983)和作家安娜·德·諾阿耶(Anna de Noailles, 1876-1933)等都曾委托他創作肖像。凡·東根在這十年間創作的作品,與他在野獸主義時期創作的作品,共同形成了他的黃金季節,個人特色、思想感情和形式語言統一的作品,幾乎全部完成于這個時期。
一戰結東后,凡·東根已成為巴黎藝壇的知名人士。1921年,兩次展覽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巴黎人都在談論他的作品;1922年,他遷入的豪華新居,經常舉辦宴會,成為巴黎社交界的寵兒。1926年,凡·東根獲得法國政府授予的榮譽軍團勛位和比利時政府的皇冠勛章;1929年,獲得法國國籍,正式成為法國公民。此段時間,他主要是為上流社會的名媛貴婦繪制肖像,評論說“富有的美國婦人和優雅的法國婦人,都在爭奪讓他畫像的榮譽”。1940年代后,他的創作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均不如往昔,這時他經常在世界各地舉辦大型的回顧展。1967年,凡·東根在巴黎隆重地慶祝了他的90壽辰;1968年,他的健康狀況急劇惡化,病逝于蒙特卡羅的寓所里。
凡·東根的黃金歲月里,他是一位卓越的色彩畫家和敏感的詩人。與其他荷蘭畫家相比,他的風格更多吸收了法國繪畫高雅、華美的特點;他以自己的畫筆,熱情地描繪著年輕婦女的形象,各種鮮明的純色組成美妙的合奏,使他筆下這些有著雪白肌膚、濃密睫毛、明亮眼晴、鮮紅嘴唇的女子,顯得十分艷麗,富有感官的魅力。他曾說道:“重要的是盡可能使她們高挑、苗條,并且別忘了夸大她們的珠寶,她們會為之瘋狂!繪畫是世界上美好的謊言了……”。如今,作為繼馬蒂斯之后野獸主義理論的中堅和領導者,凡·東根的作品廣受藝術愛好者所喜愛,在國際拍賣市場中屢創佳績;同時,他的作品被眾多知名博物館所收藏,如紐約當代藝術博物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摩納哥新國家博物館、俄羅斯冬宮博物館、丹麥國家美術館和巴黎現代藝術博物館等。
本題材取自于希臘神話,斯巴達國王廷達瑞俄斯(Tyndareus)被兄弟希波科翁(Hippocoon)驅逐,經歷過漫長的流離后,他來到了希臘中部的埃托利亞,之后結識了國王特斯提奧斯(Thestius),國王對他十分欽佩,并把自己心愛的女兒-全希臘最漂亮的公主麗達嫁給了他。廷達瑞俄斯娶了麗達之后,竟然忘了向愛神阿佛洛狄忒(Aphrodite)祭祀,于是遭到了阿佛洛狄忒的報復。廷達瑞俄斯將麗達安排在一個十分幽雅恬靜的小島上,幾乎與世隔絕,只有一些女伴陪著她,外人很難接近。一天,麗達正在湖中沐浴,阿佛洛狄忒就讓宙斯(Zeus)化為天鵝,自己變成鷹,苦苦追逐宙斯這只天鵝。天鵝宙斯被阿佛洛狄忒追到湖邊,盤旋于湖上,恍惚之中看到美麗的麗達,頓生愛慕之情,翩然落到麗達身旁,麗達看它健碩可愛,把它摟抱懷中愛撫不停……后來麗達受孕,生下兩枚蛋,各孵出一對龍鳳胎,第一個蛋中的波呂克斯(Pollux)和海倫(Helen of Troy)是宙斯的孩子,另一個蛋中的卡斯托耳(Castor)和克呂泰墨斯特拉(Clytemnestra)則是廷達瑞俄斯的孩子。波呂克斯和卡斯托爾這對同母異父的兄弟是雙子星的來源,而海倫則因其美貌的外表引發了十年的特洛伊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