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 Pensée
Gustave-Frédéric Michel
Cast by Susse Frères
Paris, France
Circa 1900
Height: 48 cm, Width: 34 cm, Depth: 21 cm
思想
古斯塔夫-弗雷德里克·米歇爾
蘇斯兄弟鑄造
法國巴黎
約1900年
高48厘米,寬34厘米,深21厘米
參考編號:C40173
浪漫主義寓言作品,米歇爾重要作品之一,同名全身坐像于1894年在巴黎沙龍展出,此胸像版1896年首次在巴黎沙龍展出,并獲得年度大獎,藝術家也因此作獲得法國榮譽軍團騎士勛章。作品以一位知性女性形象比喻自啟蒙運動以來的哲學信仰,藝術家通過對人物堅定面容和深邃目光的刻畫,隱喻憑理性的力量發現有關自然、人類和社會的法則,以理性、宗教容忍和進步的觀念向保守現狀的舊觀念進行沖擊,反對一切禁錮思想和壓制自由的教條和制度。作品基座側部有藝術家G Michel簽名和Medaille l'honneur榮譽信息,基座底部有作品名稱La Pensée。
P. Kjellberg, Les Bronzes du XIX Siecle, Les Edition de l'Amateur, Paris, p. 494
古斯塔夫-弗雷德里克·米歇爾(Gustave-Frédéric Michel, 1851-1924)法國浪漫主義雕塑家,1851年9月28日生于巴黎,1924年3月26日卒于同地。米歇爾曾在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院(école nationale supérieure des Beaux-Arts)師從雕塑家弗朗索瓦·茹弗魯瓦(Fran?ois Jouffroy, 1806-1882);1875年,他的作品首次參加巴黎沙龍展,并榮獲二等獎;1886年,他接受巴黎政府委托在巴蒂尼諾斯廣場(Square des Batignolles)創作了著名公共雕塑作品《喀耳刻》(Circé),從此名聲大噪,也標志其藝術事業進入了巔峰期;此后他相繼接到政府委托,參與了多項巴黎城市公共雕塑的創作,如亞歷山大三世橋(Pont Alexandre III)與比爾哈克姆橋(Pont de Bir-Hakeim)的浮雕、巴黎喜歌劇院(Opéra-Comique)、杜伊勒里花園(Jardin des Tuileries)與圣心大教堂(Basilique du Sacré Coeur)的紀念雕塑等。1889年,米歇爾以作品《財富》(La Fortune)首獲沙龍金獎,并于同年巴黎世博會再次獲得金獎;1896年,再次憑借作品《思想》(La Pensée)獲得沙龍和世博會雙金獎,并獲頒法國榮譽軍團騎士勛章。在一系列浪漫主義寓言作品中,藝術家展現了十九世紀最優雅的女性形象,人物造型極盡優美,散發著永恒的魅力;正因如此,他被英國皇家文學學會總裁瑪麗娜·華納(Dame Marina Sarah Warner, b. 1946)譽為二十世紀初葉法國最重要的雕塑家之一。如今,米歇爾的作品被廣泛收藏于法國各大博物館中,如巴黎盧森堡宮、里爾美術館、南錫博物館和巴黎奧賽博物館等。
蘇斯兄弟(Susse Frères, Established 1804)巴黎裝飾藝術品和青銅鑄造商,法國至今仍在運營的最古老藝術鑄造廠,被授予法國活遺產企業(Entreprise du patrimoine vivant)稱號。1804年,尼古拉·蘇斯(Nicolas Susse, 1770-1836)和安德烈·施蘭茨(André Schrantz, active 1804-1816)創立于巴黎全景廊街(Passage des Panoramas)7號,從事文房用品為主業的銷售;1816年,尼古拉的幼弟米歇爾(Michel Susse, 1782-1853)加入企業,公司開始通過藝術品經銷和書籍出版擴大經營范圍,并將隔壁的8號也擴充為經營場所;1818年,公司作為貝里公爵(Duc de Berry, 1778-1820)的宮廷供應商被列入商業年鑒,贏得聲望與名譽的同時,公司生意也隨之日隆;1827年,巴黎交易所廣場(Place de la Bourse)31號的新展廳開幕,專門從事藝術品的銷售和出租;同時,公司與歐仁·凱內爾(Eugène Quesnel, 1792-1858)等鑄造商合作,委托后者鑄造小型青銅雕像和裝飾藝術品。
1836年,米歇爾在兄長去世后將公司管理權移交至維克多(Victor Susse, 1806-1860)、歐仁(Eugène Susse, 1807-1848)和阿梅代(Amédée Susse, 1808-1880)三子手中,公司因此更名為蘇斯兄弟(Susse Frères);1939年,公司在巴黎市郊梅尼蒙當街(Rue de Ménilmontant)建立青銅鑄造工坊,隨之出版了一份6頁的產品目錄,包括雕塑、燭臺和鐘表等青銅制品;次年,公司加入法國鑄造行業協會。1841年,公司相繼與雕塑家詹姆斯·普拉迪耶(James Pradier, 1790-1852)、埃米利安·德·紐爾柯克(émilien de Nieuwerkerke, 1811-1892)和夏爾·坎伯沃思(Charles Cumberwotth, 1811-1852)簽訂鑄造合同,代理銷售其雕塑作品;1847年,公司從機械師弗雷德里克·索瓦吉(Frédéric Sauvage, 1785-1857)手中購買了其發明的等比縮小裝置,使得雕塑作品可以按照各種比例鑄造;1848年,維克多和阿梅代在歐仁去世后重新分配了管理范圍,維克多負責裝飾藝術品與青銅鑄造,阿梅代則專注于文具業務,并發明了第一臺郵票穿孔機;同年,維克多當選鑄造行業協會副主席。隨后幾年,公司與多位著名藝術家簽訂獨家青銅鑄造合同,其中包括亨利-阿爾弗雷德·雅克馬爾(Henri-Alfred Jacquemart, 1824-1896)、弗朗西斯科-約瑟夫·杜雷(Francisque-Joseph Duret, 1804-1865)和朱爾斯·莫涅茲(Jules Moigniez, 1835-1894)等;同時,公司開始涉足豪華家具制造業。1860年,維克多去世后,阿梅代成為公司唯一管理人。
1880年,阿爾伯特(Albert Susse, 1840-1922)和萊昂(Léon Susse, 1844-1910)從其父阿梅代手中接過公司管理權;1894年10月,阿爾伯特以其在青銅鑄造業內的杰出成就,獲頒法國榮譽軍團騎士勛章;1895年,公司簽下了著名動物雕塑家皮埃爾-朱爾斯·梅內(Pierre-Jules Mêne, 1810-1879)、奧古斯特·凱恩(Auguste Ca?n, 1822-1894)和皮埃爾-尼古拉·圖熱內夫(Pierre-Nicolas Tourgueneff, 1853-1912)作品的獨家鑄造權。1900年,瑪德琳大道(Boulevard de la Madeleine)13至15號的全新展廳揭幕,銷售各種青銅制品和鐘表;隨后,公司發布了路易-歐內斯特·巴里亞斯(Louis-Ernest Barrias, 1841-1905)、艾米-朱爾斯·達盧(Aimé-Jules Dalou, 1838-1902)、亞歷山大·菲戈耶(Alexandre Falguière, 1831-1900)和馬蒂蘭·莫羅(Mathurin Moreau, 1822-1912)等人的一系列作品,在市場上引起強烈反響。1905年,公司獲得列日世博會金獎;1909年,阿爾伯特當選鑄造行業協會主席;1921年,阿爾伯特創立了蘇斯兄弟獎(Susse-Frères Prix),用以表彰從事青銅鑄造的優異學生。
1911年,雅克(Jacques Susse, active 1904-1954)接替父親阿爾伯特成為公司管理人;1918年,新的失蠟法鑄造廠在伊西萊穆利歐(Issy-les-Moulineaux)狄德羅街(Rue Diderot)27號建立;1925年,經過重新裝修的瑪德琳大道展廳開始展示奧古斯特·羅丹(Auguste Rodin, 1840-1917)和安托萬·布德爾(Antoine Bourdelle, 1861-1929)等現代雕塑家的作品,以及流行的裝飾藝術風格作品。
1948年,雅克將公司所有權交由其子安德烈(André Susse, active 1933-1961)手中;1949年,位于布瓦西-丹格拉斯街(Rue Boissy-d'Anglas)的新展廳開幕;安德烈與妻子阿萊塔(Arlette Susse, 1925-2019)積極與現代藝術大師合作,鑄造了包括薩爾瓦多·達利(Salvador Dalí, 1904-1989)、馬克斯·恩斯特(Max Ernst, 1891-1976)、胡安·米羅(Joan Miró, 1893-1983)、芭芭拉·赫普沃斯(Barbara Hepworth, 1903-1975)和亨利·摩爾(Henry Moore, 1898-1986)等人的雕塑作品。1955年,安德烈關閉了所有展廳,專注于鑄造廠的經營;1961年,阿萊塔在丈夫去世后接手公司,相繼出品了費爾南多·博特羅(Fernando Botero, b. 1932)、巴爾塔薩·洛波(Baltasar Lobo, 1910-1993)、貝瑞?弗拉納根(Barry Flanagan, b. 1941)和瑪格麗特·布盧梅-卡德納斯(Marguerite Blume-Cárdenas, b. 1942)等人的作品。1975年,阿萊塔退休后將鑄造廠售出,蘇斯家族成員徹底退出運營。
蘇斯兄弟公司在其家族經六代人歷170余年的歷史中,創造了眾多青銅鑄造業的奇跡,在雕塑、裝飾藝術品和家具領域均取得杰出成就,自1850年以來,獲得各種榮譽獎項不計其數,五位家族成員都曾被授予法國榮譽軍團勛章。如今,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奧賽博物館、倫敦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和華盛頓國家美術館等知名專業機構都有他們的作品收藏;位于馬拉科夫(Malakoff)佩羅街(Rue Perrot)19號的鑄造廠仍以蘇斯兄弟的名義繼承著他們高品質的工藝傳統,擁有眾多當代藝術家的作品鑄造權,如奧利維爾·巴賓(Olivier Babin, b. 1975)、艾爾莎·薩哈爾(Elsa Sahal, b. 1975)、馬克·漢德弗斯(Mark Handforth, b. 1969)、亞歷山德羅·蒙塔巴諾(Alessandro Montalbano, b. 1962)、西爾維·夫拉里(Sylvie Fleury, b. 1961)以及中國藝術家王克平(Wang Keping, b. 1949)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