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婷婷-aⅴ日本亚洲欧洲免费天堂-mofos69-国产精品自在在线香蕉|www.jn-114.com

Hercules and Lychas

After Antonio Canova

Cast by Auguste-Maximilien Delafontaine

Paris, France

Circa 1870

Height: 42.5 cm, Width: 28 cm, Depth: 20 cm

赫拉克勒斯和利卡斯

安東尼奧·卡諾瓦大理石原作

奧古斯特-馬克西米利安·德拉封丹鑄造

法國巴黎

約1870年

高42.5厘米,長28厘米,寬20厘米


參考編號:C40096

  • 作品簡介
  • 藝術家簡介
  • 鑄造商簡介

此青銅版根據意大利雕塑家安東尼奧·卡諾瓦1795年至1815年間制作的大理石原作(羅馬現代藝術博物館收藏)鑄造,作品題材選自于希臘神話,赫拉克勒斯是希臘偉大的英雄,是宙斯和阿爾克墨涅所生的兒子,他神勇無敵。利卡斯是他的仆人。赫拉克勒斯的妻子伊阿尼拉有一件浸過毒血的長袍,是一個仇人贈于她,并騙她說“如果你的丈夫對你不忠心,那么給他穿上這件長袍,他就會重新回到你的身邊”,伊阿尼拉信以為真。有一次她誤以為赫拉克勒斯愛上了別的女人,便讓仆人利卡斯把這件長袍給他穿上,結果赫拉克勒斯穿上長袍后,渾身便象著了火一樣難受,在憤怒之下,他抓住利卡斯的腳,把他摔死,利卡斯死后變成了巖石。作品表現的正是赫拉克勒斯要摔死利卡斯的那一瞬間的情景,赫拉克勒斯身體呈弓形,他的大棒和獅皮丟在腳下,左手過頭提起利卡斯的右腳,右手抓在利卡斯的腰間,即將奮力向前一摔的瞬間。赫拉克勒斯被表現的雄偉高大,肌肉雄壯有力;小一號的利卡斯則顯得瘦弱單薄,面部表情及其驚恐,雙手努力抓住能抓的一切…完美的表現了赫拉克勒斯的憤怒瘋狂和利卡斯的恐怖絕望。作品基本有Canova fec.簽印和鑄造商標記。

安東尼奧·卡諾瓦(Antonio Canova, 1757 -1822)意大利畫家和雕塑家,新古典主義時期歐洲藝術界最重要的雕塑家之一;1757年11月1日出生于威尼斯共和國波薩尼奧(Possagno),1822年10月13日卒于威尼斯。卡諾瓦最初傾向于巴洛克風格,創作了許多以古代神話傳說為題材的作品,后期朝新古典主義過渡,他的作品標志著雕塑從戲劇化的巴洛克時期進入到以復興古典風格為追求的新古典主義時期。


卡諾瓦出生于威尼斯附近,坐落在阿爾卑斯山余脈山麓的一個小村莊,父親和祖父都是當地的石匠,三歲時父親去世,母親改嫁,他依靠祖父母撫養長大。他在剛剛能拿鉛筆的年紀,祖父已經開始教他繪畫,祖母也非常關心他,在他后來有能力時,就將還在世的祖母接到羅馬家中養老。早年他就喜愛雕塑,在他祖父的工作間也得到了實踐的機會,9歲時就制作了兩個大理石小神龕,后來就開始作為祖父的助手,他的才華受到他祖父的顧主,威尼斯貴族的欣賞。據說他11歲時應貴族的要求,用黃油制作了一個獅子雕塑,被雕塑家托萊托發現,收他為徒,他學習了兩年,獲益非淺,后來托萊托去世,他又隨其侄子學習一年。以后他就開始獨立工作。第一件作品是他在16歲時完成的《俄耳甫斯和歐利蒂絲》,表現了在地獄的煙火中的歐利蒂絲,受到廣泛的贊譽。修道院為他提供了一間工作室,在那里他研究人體解剖,有時也到學院學習,但主要從自然中學習,大約有三年他沒有完成任何作品。接下來他完成了一系列受到贊賞的作品,最重要的是飛向太陽的《戴達羅斯和他的兒子伊卡魯斯》,他的才能得到公認。


24歲時,他離開威尼斯前往羅馬發展,并得到威尼斯元老院的一筆資助(大約每年60鎊,共資助三年),并得到威尼斯駐羅馬公使的熱情幫助。1780年12月28日,他抵達羅馬,開始全新的階段,在這里,他的作品《忒修斯殺死米諾陶》大獲成功,這件作品的簡約和自然的表現手法形成今后他的風格。他的另一件作品是教皇克萊孟十四世的紀念碑,用了四年時間完成,這件作品使他躋身于當時最著名的藝術家行列之中。他又用了五年時間,完成了教皇克雷芒十三世的紀念碑,從此后他的名聲大振,接受了一系列的定單,創作了《愛神邱比特和普塞克》,俄羅斯沙皇曾邀請他去圣彼得堡,被他拒絕了,他說:“意大利是我的國家,是藝術的原生地,我不能離開她,我是在這里長大的,如果我的才能用于其他土地,必須是能對意大利有利,難道還能舍棄她而為其他國家服務嗎?”但仍然有許多他的作品被俄羅斯收藏。從1795年到1797年,他創作了一系列著名的作品。1798年,由于法國軍隊入侵,他返回家鄉,只創作了一些繪畫作品,一年后返回羅馬,但健康狀況已經不如以前,他到德國旅行一段時間,回來后身體有好轉,立刻又投入工作。


1815年,教皇命令他去巴黎監督收回拿破倫掠去的藝術品,秋季,他訪問了倫敦;1816年初,他回到羅馬,被任命為羅馬主要藝術學院圣盧克學院的院長,教皇親自指定將他的名字以大寫金字刻匾,并被給予伊斯恰侯爵的爵位,年薪3000克朗。他又完成了一系列宗教作品,包括教皇庇護六世雕像、《瑪爾斯和維納斯》、《圣母哀悼耶穌》、《圣約翰》和《抹大拉的馬利亞》等。1822年5月,他訪問那不勒斯,去視察正在作成臘模的菲迪南七世像,健康狀況進一步惡化,回到羅馬后有所緩和,年底,在返回家鄉的路上,于威尼斯逝世,享年65歲。他的遺體被安葬在家鄉的教堂中,他的心臟被藏放在他曾經為提香設計的大理石金字塔形墓中。

奧古斯特-馬克西米利安·德拉封丹(Auguste-Maximilien Delafontaine, 1813-1892)法蘭西第二帝國時期金工大師和豪華鑲嵌家具制造商,1813年生于法國巴黎,1892年卒于同地。奧古斯特生于藝術世家,祖父讓-巴蒂斯特·德拉封丹(Jean-Baptiste Delafontaine, 1750-1820)是活躍于18世紀晚期的雕塑家和金工大師,其創建的鑄造工坊以高品質的裝飾藝術品,在18世紀末成為巴黎著名的鑄造廠之一。父親皮埃爾-馬克西米利安·德拉封丹(Pierre-Maximilien Delafontaine, 1777-1860)曾師從新古典主義旗手雅克-路易·大衛(Jacques-Louis David, 1748-1825)學習繪畫;1818至1840年間,其經營家族工坊期間,與著名細木家具師雅各布-迪斯馬特(Fran?ois-Honoré-Georges Jacob-Desmalter, 1770-1841)等人合作負責皇家宮殿裝飾工作,接受查理十世(Charles X, 1757-1836)委托完成了巴黎贖罪禮拜堂(Chapelle Expiatoire)和盧浮宮的青銅裝飾,并為盧浮宮設計制作了多款青銅鎖具。


1840年,奧古斯特接手家族產業,領導公司步入了富有成效的創作期。作為青銅鑄造商,他們是費迪南德·巴伯迪耶納(Ferdinand Barbedienne, 1810-1892)的主要競爭對手之一,與安托萬-路易·巴里(Antoine-Louis Barye, 1795-1875)、詹姆斯·普拉迪耶(James Pradier, 1790-1852)、馬蒂蘭·莫羅(Mathurin Moreau, 1822-1912)和弗朗西斯科-約瑟夫·杜雷(Francisque-Joseph Duret, 1804-1865)等著名雕塑家合作,鑄造以及代理銷售其雕塑作品;同時,公司接受政府委托,完成了先賢祠(Le Panthéon)銅門以及內廳燭臺的鑄造。作為家具制造商,他們專注于高品質鑲嵌技藝,所出品的布爾鑲嵌作品體現了19世紀中期巴黎細木工匠所達到的高超水準。1883年,奧古斯特退休后,其子亨利-馬克西米利安·德拉封丹(Henri-Maximilien Delafontaine, d. 1932)接管公司,直至1905年結束經營。如今,德拉封丹以其高品質布爾鑲嵌家具和高精度青銅雕塑尤受藝術愛好者和收藏家所青睞;眾多知名博物館和專業機構亦有他們的作品收藏,如巴黎盧浮宮、巴黎裝飾藝術博物和洛杉磯蓋蒂中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