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frande à l'Amour
étienne-Maurice Falconet
Paris, France
Circa 1840
Height: 46 cm, Width: 46 cm, Depth: 34 cm
愛的獻祭
艾蒂安-莫里斯·法爾科內
法國巴黎
約1840年
高46厘米,寬46厘米,深34厘米
參考編號:C40080
此作品根據(jù)法爾科內于1778年為塞弗爾皇家瓷廠(Manufacture Royale de Sèvres, Established 1740)創(chuàng)作的愛情寓言題材同名白瓷雕塑鑄造。作品以穩(wěn)定的金字塔形構圖,兩只象征純潔愛情的白鴿棲息的鼓型圓柱在中央作為基點,圓柱上方的云層之中是愛神丘比特,圓柱兩側各刻畫一名女神,橄欖花環(huán)、獎杯,樂器散落在階梯基座上;作品背面有象征星空的圓球以及托起丘比特的祥云,丘比特高舉左手,身體右傾與下方屈膝正座、抬頭左望的女性形象形成了完美的呼應關系,座于另一側手持蝴蝶的女性形象目視側前方,視點與觀者相對,也與觀者形成互相溝通。作品配有白色卡拉拉大理石底座,雕塑背部云層下端有藝術家FALCONNET簽名。
艾蒂安-莫里斯·法爾科內(étienne-Maurice Falconet, 1716-1791)法國雕塑家,法蘭西美術學院院士,被譽為路易十五(Louis XV, 1710-1774)時期洛可可風格雕塑第一人;1716年12月1日生于巴黎,1791年1 月24日卒于同地。法爾科內出生于巴黎的普通人之家,早年作為木工學徒時開始嘗試泥塑;1734年,進入雕塑家讓-巴蒂斯特·勒莫因(Jean-Baptiste Lemoyne, 1734-1744)的工作室學習,在后者教導下年輕的法爾科內迅速成為藝術界一顆耀眼的新星;1754年,法爾科內以大理石作品《克羅托的米羅》(Milon de Crotone)成功入選皇家繪畫雕塑學院(Académie royale de peinture et de sculpture)成員。
1755年起,法爾科內在巴黎沙龍展出了眾多杰出作品,使他成為當時炙手可熱的雕塑家之一;在好友弗朗索瓦·布歇(Fran?ois Boucher, 1703-1770)的引薦下,獲得蓬巴杜夫人(Madame de Pompadour, 1721-1764)青睞,陸續(xù)為其完成了包括克雷西城堡(Chateau de Crécy)花園裝飾在內的大量委托。1757年,法爾科內在沙龍展出了為蓬巴杜夫人創(chuàng)作的《愛的威脅》(L'Amour Mena?ant),引起強烈反響的同時也奠定了他在法國雕塑界的領導地位;同年7月,法爾科內被任命為塞弗爾皇家瓷廠(Manufacture Royale de Sèvres, Established 1740)藝術總監(jiān),在那里他創(chuàng)作了70余種不同類型的人物模型,賦予了小型陶瓷雕塑制造的新活力;次年,石膏作品《浴女》(La Baigneuse)在沙龍展出,受希臘藝術影響的作品兼具高雅的同時承續(xù)了洛可可藝術風格,強調女性人體曲線美,人物手中流暢折皺的浴巾與光滑細膩的軀體形狀成優(yōu)美對比。1766年,經狄德羅(Denis Diderot, 1713-1784)推薦,法爾科內接受沙俄女皇葉卡捷琳娜二世(Catherine II de Russie, 1729-1796)之邀遠赴圣彼得堡,歷時12年完成了其藝術生涯中最重要的作品《彼得大帝騎馬像》(Le Cavalier),這尊屹立在涅瓦河(River Neva)畔的青銅雕像是18世紀最優(yōu)秀的紀念碑式杰作,也是當時許多啟蒙學者所幻想的理想君主和英雄們的紀念碑。
1778年,返回巴黎的法爾科內任命成為皇家繪畫雕塑學院院長;此后,《冬天》(l'Hiver)、《摩西和大衛(wèi)》(Mo?se et David)、《皮格馬利翁和加拉泰亞》(Pygmalion and Galatea)和《吃葡萄的人》(Les Mangeurs de raisins)等名作相繼問世。此外,法爾科內還利用工作之余自學希臘與拉丁文,完成了狄德羅主編《百科全書》(Encyclopédie)雕塑部分的寫作,先后發(fā)表出版了《雕塑反思》(Réflexions sur la Sculpture)和《馬可·奧勒留騎馬像論述》(Observations sur la Statue de Marc-Aurèle)等藝術論著,以及六卷《著作全集》(Oeuvres Littéraires)。
從法爾科內一生的創(chuàng)作經歷既可看到巴洛克和洛可可的某些影響,更可看到他在啟蒙運動影響下表現(xiàn)出的鮮明現(xiàn)實主義傾向;他的人物雕像既有巴洛克風格的爆發(fā)力,又有洛可可時期典型的曖昧與靦腆,他還在雕刻過程中創(chuàng)造了纖長的人體比例,線條流暢細膩,展示出高超的藝術造詣與無與倫比的雕刻技巧。如今,法爾科內的作品被眾多知名博物館和專業(yè)機構所收藏,如盧浮宮、凡爾賽宮、圣彼得堡冬宮博物館、華盛頓國家美術館、馬德里國家裝飾藝術博物館和塞弗爾國家陶瓷博物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