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erre Bittar
Paysage a Villefranche
Oil on Canvas
Circa 1985
Height: 45.5 cm, Width: 56 cm
維拉夫藍契港
布面油畫
皮埃爾·比塔爾
約1958年
畫面高45.5厘米,寬56厘米
畫框高64.5厘米,寬75厘米
參考編號:C10201
作品以俯視的視角描繪了法國維拉夫藍契港海濱景色,畫中景物籠罩在清新明亮色彩之中,天空被藍白色所渲染,遠景的山巒與屋舍則由長短不一的筆觸組成,呈現各種色塊。延伸的小碼頭緊密的停靠著船只,依稀能辨的兩只帆船掠過透出淡藍的海面。近景處多色的枝葉向外延伸至俯覽畫中一切景物的窗口,給仲夏時光的景色增添了更多的顏色,色彩淡雅清新。畫面右下角有藝術家Bittar簽名。
Wally Findlay Galleries, Palm Beach, FL
The Collection of Helene Streuber Becker, Erie, PA (acquired from the above)
美國佛羅里達州棕櫚灘沃利·芬德利畫廊
美國賓夕法尼亞州伊利市海琳-斯特魯伯·貝克爾收藏(購于上述)
皮埃爾·比塔爾(Pierre Bittar,B. 1934)法國后印象派畫家,1934年2月13日生于法國尼斯。比塔爾的父親是一音樂家,母親是薩瓦家族(House of Savoie)后裔,他自小便在父母的鼓勵下學習繪畫,在5歲時便顯露出與眾不同的繪畫天賦,十歲時他開始系統學習繪畫并立志成為一名印象派畫家;至1952年間,比塔爾幾乎把全部的業余時間都用來參觀博物館和研習前代大師的技法,倫勃朗(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1606-1669)和克勞德·莫奈(Claude Monet,1840-1926)是他最喜愛的藝術家。1953年,比塔爾父親去世后,他和兩個姐姐擔共同承擔起負擔家用的責任,他進入國際數據處理公司NCR工作,并利用晚間在達芬奇學院(Academie Leonard de Vinci)繼續進修藝術;1956年,完成學業后他像前代印象派大師一樣開始外出寫生,捕捉陽光和空氣在不同時間段的變化,并利用家人作為模特創作肖像題材作品。1963年,比塔爾在瑞士洛桑的波特畫廊(Potterat Gallery)舉辦了首次展覽;1973年,作品贏得切薩尼沙龍(Salon du Chesany)榮譽獎;1974年,在切薩尼文化中心舉辦展覽;1975年,他的作品在尼斯獲得一等獎,藝術家則被授予尼斯勛章。1976年,比塔爾再次在切薩尼沙龍參展并贏得了金獎;三幅作品入選參展巴黎大皇宮的法國藝術家沙龍(Salon de Artistes Francais),并贏得銀獎和保羅·利奧(Paul Liot)獎;1977年,比塔爾在切薩尼沙龍贏得大獎,作品被市政府永久收藏;1978年,作品在巴黎達芬奇沙龍(Salon Leonard de Vinci)展出。1979年,比塔爾迎來了事業的高峰,他的作品在巴黎大皇宮舉行的年度法國藝術家沙龍上贏得金獎,來自美國和英國的畫廊收購了他利用業余時間創作的所有作品;次年,他辭去NCR的工作成為全職藝術家,并在美國佛羅里達州棕櫚灘的菲利普斯藝廊(Phillips Galleries)舉辦了首次北美個展。1981年,他贏得丟勒獎(Albrecht Durer Prize),作品繼續在菲利普斯藝廊展出,并且參加了巴黎海洋博物館的展覽。自1982年起,比塔爾開始在法國和美國兩地工作,每年都有新作在北美和歐洲的畫廊和沙龍展出。1985年,比塔爾被授予法國海洋榮譽勛章;1986年,藝術家傳記《皮埃爾·比塔爾》出版;1992年,藝術家在美國密歇根州哈伯斯普林斯(Harbor Springs)成立了自己的藝廊;2011年至2014年,比塔爾以印象派的手法完成了14幅基督生平的大型組畫,永久陳列于哈伯斯普林斯的藝術家博物館中。
比塔爾作為一位深受莫奈影響的外光派藝術家,他的所有作品基本都是完成于戶外,不同時間和氣候下的光影變化都是他極力捕捉的對象,法國南部寧靜的海濱和普羅旺斯迷人的風光都是他所鐘愛表現的題材。如今,巴黎海洋博物館、尼斯和切薩尼市政府、巴黎大皇宮等機構具有收藏他的作品,同時也收藏于眾多知名私人收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