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Napoleon III Pietra Dura Mounted Gilt Bronze Jewelry Box
Jean-Pierre-Alexandre Tahan
Paris, France
Circa 1860
Height: 10 cm, Width: 19 cm, Depth: 12.5 cm
拿破侖三世時期彩色硬石鑲嵌銅鎏金首飾盒
讓-皮埃爾-亞歷山大·塔漢
法國巴黎
約1860年
高10厘米,寬19厘米,深12.5厘米
參考編號:C70201
拿破侖三世時期,鎏金青銅主體,橢圓形盒身和頂蓋鏨刻渦卷茛苕紋飾,共鑲嵌七塊彩色硬石飾板,皆為黑色大理石打底,多種彩色石材鑲嵌花卉紋,邊緣嵌珠裝飾,內部有紅色絲絨襯里。鎖板上有制造商TAHAN / A PARIS刻印簽名。
讓-皮埃爾-亞歷山大·塔漢(Jean-Pierre-Alexandre Tahan, 1813-1892)法蘭西第二帝國時期巴黎著名奢飾品和小型家具制造商,1813年10月11日生于法國巴黎,1892年3月26日卒于同地。塔漢出身細木工藝師世家,其父皮埃爾-蘭伯特·塔漢(Pierre-Lambert Tahan, 1780-1844)是一位來自比利時斯帕(Spa)的優秀小型家具制造商,早在1806年便于巴黎圣殿區(Temple Quarter)開啟了家族事業;1837年,塔漢加入公司經營,與其父共同管理兩家工坊。1844年,塔漢全面接掌家族企業,兩間工坊合并重組后遷址至甘康普瓦街(Rue de Quincampoix),全新展廳也于城根街(Rue Basse-du-Rempart)10號落成;公司在其開創性的領導下,迅速成為巴黎著名細木工坊,尤以鑲嵌精美的小型家具和設計多樣的珍貴盒子為人稱道。
1849年,塔漢榮獲巴黎工業博覽會銀獎,被組委會官方譽為“小櫥柜制造王子”(Le Prince des Petites Armoires);同年,公司搬遷至和平街(Rue de la Paix)34號。1855年,塔漢在巴黎世博會被拿破侖三世(Napoléon III, 1808-1873)授予“皇家供應商”(Fournisseur de l'Empereur)稱號;作為拿破侖三世與歐仁妮皇后(Eugénie de Montijo, 1826-1920)喜愛的供應商之一,公司相繼接到大量宮廷委托,為包括杜伊勒里宮(Palais des Tuileries)在內的多所皇家宮殿提供了大量精美家具和青銅裝飾品;此外,塔漢與朱利安-尼古拉斯·里瓦特(Julien-Nicolas Rivart, 1802-1867)合作,在家具中使用后者開發的新型瓷花鑲嵌技術,作品持續立于創新設計前沿;1861年,《藝術與好奇心年簽》(La Chronique des Arts et de la Curiosité)給予他評價:超越時尚、設定基調而不是隨波逐流的制造商之一。1866年,公司再次遷址至意大利大道(Boulevard des Italiens)11號;次年,塔漢榮獲巴黎世博會金獎;此后十余年中,塔漢始終對時尚充滿熱情,工坊內超過200名熟練工匠不斷探索技術創新的同時,繼續保持著高品質的傳統;1882年,塔漢關閉工坊,移居盧森堡花園(Jardin du Luxembourg)享受退休生活。
意大利語Pietra Dura一詞原意僅指“彩色的硬石”,而它所代表的便是意大利最具裝飾性的家具工藝。彩色硬石鑲嵌技術源于古羅馬時期,在16世紀文藝復興時期得到了長足的改進。這種工藝先將所需的石材切割成薄板,然后用木制繃弓子切割成需要的各種形狀。托斯卡納大公美蒂奇家族率先采用次珍貴寶石(半寶石)來制作各種鑲嵌圖案,并于1588年其佛羅倫薩的藝術作品畫廊中專門建立了公工作室生產此樣式的家具和工藝品,由此將此技術更一步的改進,保存至今的大公工作室的硬石制品無一不是藝術品愛好者夢寐以求的珍品。1796年,一間專門從事硬石鑲嵌的名為彩色硬石工廠(Opificio delle Pirtra Dura)的作坊成立,至今仍在原始地址進行新品的制作和古物的修復。這項工藝在托斯卡納學者安東尼奧·佐比于1841年出版的關于硬石鑲嵌的圖書的推動下再次得到復興,并于1853年開始全面流行起來。2004年,倫敦佳士得以19,045,250英鎊拍出的1720-1723年間為第三世波弗特公爵(The 3rd Duke of Beaufort)制作的硬石鑲嵌家具巴德明頓柜(Badminton Cabinet)至今仍保持著單件家具的世界拍賣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