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Louis XVI Style Gilt Bronze Mounted Amboyna and Mahogany Vitrine on Stand
After the Model by Adam Weisweiller
Henry Dasson
Paris, France
1881
Height: 147 cm, Width: 71 cm, Depth: 38 cm
路易十六樣式銅鎏金裝飾安波拉木和桃花心木展示柜
亞當·魏斯魏勒原型
亨利·達松
法國巴黎
1881年
高147厘米,寬71厘米,深38厘米
參考編號:C60042
此作品原型來自于路易十六時期家具大師亞當·魏斯魏勒的經(jīng)典設(shè)計,桃花心木主體,安波拉影木貼皮,維羅納羅索大理石頂面。柜體三面玻璃櫥窗,內(nèi)部鏡面背板,三層儲物格;柜門兩側(cè)銅鎏金女像柱變型于古希臘建筑中的科林斯柱式,上方裝飾頭頂花籃的女像;中楣抽屜面板裝飾銅鎏金花卉飾板;錐形腿下部銅鎏金邊條裝飾的維羅納羅索大理石隔板。中楣抽屜右側(cè)的銅鎏金飾件上有制造商Henry Dasson 1881刻印,柜體背部有Henry Dasson 1881燙印。
Camille Mestdagh, Pierre Lecoules LAmeublement dArt francais: 1850-1900, Editions de lAmateur; p. 277
Christopher Payne, 19th Century European Furniture, Woodbridge, 1989; p. 288
Christopher Payne, European Furniture of the 19th Century, Woodbridge, 2013; p. 253
Christopher Payne, Paris Furniture: The Luxury Market of the 19th Century, Editions Monelle Hayor, Paris, 2018; p. 315
克里斯多夫·佩恩《尊享歲月-19世紀歐洲家具珍藏》第253頁,2013年上海人民美術(shù)出版社
亨利·達松(Henry Dasson, 1825-1896)19世紀后半葉法國巴黎重要家具及藝術(shù)飾品制造商之一,1825年5月10日生于巴黎,1896年卒于同地。達松與其他的家具師不同,他的職業(yè)生涯始于青銅雕刻和鐘表制作;1864年,達松與制表師戈多(Godot)合作在諾南-耶爾街(Rue des Nonnains d'Hyères)開設(shè)工坊,以其青銅制品超常細膩的雕刻和異常精美的水銀鍍金而聞名;1860年代末,達松結(jié)束了與戈多的短暫合作之后,在老廟街(Rue Vieille-du-Temple)106號建立了個人工作室。
1871年7月27日,達松從高級細木工夏爾-紀堯姆·溫克森(Charles Guillaume Winckelsen, 1812-1871)遺孀手中以14000法郎的價格買下了他的工廠和模型,以另一種方式傳承了溫克森的事業(yè)以及高品質(zhì)的傳統(tǒng)。1878年,達松攜眾多精品參加巴黎世博會展覽,其中一件銅鎏金圓桌被英國貴族達德利勛爵(Lord Dudley)威廉·沃德(William Ward, 1817-1885)購買;另一件根據(jù)路易十五國王桌(Bureau du Roi)仿制的寫字臺以9萬法郎出售給蘇格蘭收藏家阿什伯頓勛爵夫人(Lady Ashburton)路易莎·卡洛琳·巴林(Louisa Caroline Baring, 1827- 1903);相傳,比利時國王利奧波德二世(Leopold II, 1835-1909)曾向達松訂購了第二件。展會的成功,為達松贏得了巨大的聲譽,藝評家路易·貢斯(Louis Gonse, 1846-1921)對此給予了高度贊美:“作為行業(yè)新手的亨利·達松以其盡善盡美的作品迅速在業(yè)內(nèi)建立起極高地位,我們?yōu)橹畧笠詿崃业恼坡暋薄?883年,達松獲頒法國榮譽軍團騎士勛章;1889年,達松再次獲得巴黎世博會榮譽大獎,以此晉升榮譽軍團高級軍官勛章。1894年,達松退休關(guān)閉工坊,在10月出售了所有家具模型和圖紙,如保羅-夏爾·索瑪尼(Paul-Charles Sormani, 1848-1834)、約瑟夫-伊曼紐爾·茨維納(Joseph-émmanuel Zwiener, 1849-1925),米萊公司(Maison Millet, 1853-1902)和阿爾弗雷德-伊曼紐爾-路易·伯德萊(Alfred-émmanuel-Louis Beurdeley, 1847-1919)等眾多知名細木家具制造商都參與了購買。
達松在家具和飾品制造方面出類拔萃,極擅長于路易十四、路易十五和路易十六等經(jīng)典風格中汲取靈感,其青銅制品更是擁有著媲美18世紀皇家大師的高品質(zhì);他的顧客中,不但包括新興的資產(chǎn)階級,還有來自法國的王室成員、英國的世襲貴胄以及全歐洲大陸的貴族階層。如今,印有達松簽名的作品便是高品質(zhì)法國細木家具的代名詞,其中漆畫或瓷板裝飾的細工鑲嵌作品更是代表了19世紀工匠在此領(lǐng)域內(nèi)達到的高峰。
亞當·魏斯魏勒(Adam Weisweiler, 1746-1820)18世紀法國德裔家具大師,路易十六新古典風格代表人物之一;1746年10月28日生于德國萊茵河畔的新維德(Neuwied-am-Rhein),1820年卒于法國巴黎。魏斯魏勒早年曾在德國著名家具師大衛(wèi)·倫琴(David Roentgen, 1743-1807)的工坊學徒,之后在巴黎開始了他的職業(yè)生涯;1777年,魏斯魏勒于巴黎完婚后,在圣安托萬市郊路(Rue du Faubourg Saint-Antoine)開設(shè)了家具工坊;1778年3月26日,魏斯魏勒被巴黎家具業(yè)行會授予家具大師稱號,其目前所知的作品都在此后問世。
魏斯魏勒長期與裝飾藝術(shù)品交易商(marchands-merciers)多米尼克·達蓋爾(Dominique Daguerre, c. 1740-1796)合作,使用后者提供的日本漆畫飾板制作的細木家具被認為是路易十六新古典作品的典范;魏斯魏勒還通過與金工大師皮埃爾·古蒂埃(Pierre Gouthière, 1732-1813)和佛朗索瓦·雷蒙(Fran?ois Rémond, c. 1747-1812)等人合作,設(shè)計制作極具古典主義的鎏金青銅鑄件來裝飾家具。與同時代的另一位大師讓-亨利·里茨內(nèi)爾(Jean-Henri Riesener, 1737-1806)不同的是,魏斯魏勒很少使用極其復(fù)雜的細木鑲嵌紋飾裝飾作品,一般都是以連續(xù)的幾何圖形,大量使用日本漆畫、塞弗爾(Sèvres, Established 1739)瓷板或硬石鑲嵌(Pietra Dura)飾面,他出品的此類飾面鑲嵌家具至今也是無法逾越的高峰,以致如亨利·達松(Henry Dasson, 1825-1896)、米萊公司(Maison Millet, 1853-1918)、保羅·索瑪尼(Paul Sormani, 1817-1877)以及弗朗索瓦·林克(Fran?ois Linke, 1855-1946)等十九世紀重要家具大師,都曾仿制過他的作品。魏斯魏勒亦不同于舊政權(quán)時期其他細木家具制造商,法國大革命后他主動對自己的家具式樣進行變革;1810年,他與金工大師皮埃爾-菲利普·托米爾(Pierre-Philippe Thomire, 1751-1843)合作生產(chǎn)了一批經(jīng)典帝政風格家具提供給荷蘭皇后奧坦絲(Hortense Eugénie Cécile de Beauharnais, 1783-1837)。
魏斯魏勒與同時期的另外兩位德裔家具師讓-亨利·里茨內(nèi)爾(Jean Henri Riesener, 1734-1806)和馬丁·卡林(Martin Carlin, 1730-1785)幾乎開創(chuàng)了路易十六時期的新古典家具風格,他們以各自不同的風格詮釋出極致的法式新古典風格,在家具和裝飾藝術(shù)中占據(jù)了非比尋常的崇高地位。如今,魏斯魏勒的作品被各大知名博物館和皇家城堡所收藏,如盧浮宮、白金漢宮、溫莎城堡、倫敦華萊士收藏館、紐約弗里克美術(shù)館和洛杉磯蓋蒂中心等,其中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收藏的一系列經(jīng)由達蓋爾銷售的鑲嵌日本漆畫飾板的家具更是法國新古典家具的巔峰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