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杰作
埃拉德
(Érard,1777-2017)埃拉德(érard, 1777-2017)法國鋼琴和豎琴品牌,現代鋼琴之父塞巴斯蒂安·埃拉德(Sébastien érard, 1752-1831)創立于1777年。創始人埃拉德出身于斯特拉斯堡(Strasbourg)家具師家庭,自幼便在實用幾何和建筑繪圖方面展現出過人天賦;1768年,埃拉德移居巴黎,進入一家羽管鍵琴工坊學徒;1776年,因其制造出機械結構的羽管鍵琴而引起廣泛關注。1777年,埃拉德在維勒魯瓦公爵夫人(Duchesse de Villeroy)讓娜-路易絲-康斯坦斯·德·奧蒙(Jeanne-Louise-Constance d'Aumont, 1731-1816)的鼓勵和支持下,開設獨立工作室,制造了首架鋼琴;此后,埃拉德的名字在法國貴族和藝術家圈中聲名鵲起,并得到法皇路易十六(Louis XVI, 1754-1793)特許的鋼琴生產許可證,成為皇室御用制琴師。1781年,埃拉德與兄長讓-巴蒂斯特(Jean-Baptiste érard, 1749-1826)在巴黎波旁街(Rue de Bourbon)13號成立埃拉德公司(érard et Cie);經過幾年逐漸發展壯大,至 1789年公司鋼琴年產量已達410架。
1792年,埃拉德為躲避法國大革命前往倫敦,在大馬爾伯勒街(Great Marlborough Street)18號建立了鋼琴和豎琴工坊,巴黎公司則由兄長繼續經營;此期間,埃拉德將更多的經歷專注于豎琴生產,對豎琴進行了大量技術改進和發明,獲得十余項專利,徹底改變了此前英國從法國進口豎琴的需求。1796年,埃拉德返回巴黎,推出了以英國方式制造的三角鋼琴;1808年,埃拉德取得金屬穿孔調音釘專利;次年,又取得在調音釘上采用藻木阻滯套管來加強琴弦的壓力的專利,并提出了雙擒縱擊弦機(Double Escapement Action)的復合琴膽設計;1810年,埃拉德設計制作了全球首架現代豎琴,其專利的雙次動作踏板(Double Action Pedal)因為多加了一個凹槽,踏板可以動作兩次,每根弦可以彈奏三個半音,使豎琴發展為可以彈奏所有調性的樂器,現今使用的踏板豎琴全部經由埃拉德豎琴改進而來。1821年,埃拉德取得又一種雙擒縱復合擊弦機專利,使鋼琴可以快速地重復演奏同一個音節,奠定了現代鋼琴擊弦動作的基礎;次年,他制造出首架具有七組八度音階的鋼琴;1824年,埃拉德以裝有其雙擒縱機構的專利鋼琴獲得巴黎工業博覽會金牌,同時成為英國皇室的御用鋼琴制造商。
1831年,埃拉德去世后,侄子皮埃爾(Pierre érard, 1794-1855)接管公司;1839年,皮埃爾被任命為維多利亞女王(Alexandrina Victoria, 1819-1901)御用鋼琴師,至女王去世,溫莎城堡共有23件樂器,其中15件由埃拉德出品。1851年,埃拉德鋼琴在倫敦水晶宮世博會“鋼琴之爭”中獲得普遍贊譽;1855年,埃拉德鋼琴獲得巴黎世博會金獎;同年,皮埃爾去世后,其遺孀將工廠權委托妹夫管理;至1872年,埃拉德與普雷耶(Pleyel, Established 1807)和佳沃(Gaveau, 1847-2017)并稱法國三大鋼琴制造商。19世紀末,公司幾經易手,產品創新幾乎停滯;經歷兩次世界大戰后,適合詮釋浪漫主義音樂的埃拉德鋼琴已無法滿足現代大型音樂廳演奏的需求,終在1959年與佳沃鋼琴合并為佳沃-埃拉德公司(Société Gaveau-érard);1961年,新公司又與普雷耶公司合并,成為后者旗下品牌之一,直至2017年埃拉德品牌停止使用。
在鋼琴制作的黃金時代,埃拉德鋼琴不僅擁有高品質的音色,同時亦注重賦予其精美優雅的外觀,曾與眾多藝術家與杰出細木工合作設計出精美華麗的藝術外殼鋼琴。自埃拉德首架鋼琴制作之初直至19世紀末,埃拉德鋼琴是只有皇室貴族和頂級音樂家們才能享用的奢侈物件,法皇路易十六與瑪麗·安托瓦內特(Marie Antoinette, 1755- 1793)、查理十世(Charles X, 1757-1836)和拿破侖三世(Napoléon III, 1808-1873),英王喬治四世(George IV, 1762-1830)和維多利亞女王都曾委托埃拉德訂制鋼琴;海頓(Franz Joseph Haydn, 1732-1809)、門德爾松(Jakob Ludwig Felix Mendelssohn Bartholdy, 1809-1847)與肖邦(Fryderyk Franciszek Chopin, 1810-1849)等杰出作曲家均是埃拉德鋼琴的忠實擁躉,李斯特(Franz Liszt, 1811-1886)則用埃拉德鋼琴寫出了偉大的《但丁奏鳴曲》(Après une lecture du Dante),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827)曾使用埃拉德鋼琴達十三年之久,與李斯特都曾指定埃拉德作為音樂會演奏用琴。凡爾賽宮、米埃特城堡(Chateau de la Muette)、碧茲城堡(Chateau de Bizy)、白金漢宮、溫莎城堡、弗拉格莫爾莊園(Frogmore House)和奧斯本莊園(Osborne House)等諸多皇家宮殿中的埃拉德鋼琴至今仍處于使用狀態;巴黎盧浮宮、荷蘭國立博物館、羅馬國立樂器博物館、美國國家歷史博物館、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洛杉磯蓋蒂中心、紐約大都會博物館、鳳凰城樂器博物館、浜松樂器博物館、柏林樂器博物館和巴斯霍爾本博物館等眾多知名博物館和專業機構也都有埃拉德鋼琴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