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杰作
朱利安·迪普雷
(Julien Dupré,1851-1910)朱利安·迪普雷(Julien Dupré, 1851-1910)19世紀法國現實主義畫家,1851年3月18日生于法國巴黎,1910年4月16日卒于同地。1872年,朱利安經過在國立裝飾藝術學院(école Nationale des Arts Décoratifs)夜校的素描培訓后,順利考入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院(école Nationale Supérieure des Beaux-Arts)師從學院派畫家伊西多爾·皮爾(Isidore Pils, 1813-1875)和亨利·萊曼(Henri Lehmann, 1814-1882);畢業后,朱利安前往法國東北部皮卡第大區(Picardy)瑙羅(Nauroy)跟隨風俗畫家德西雷-弗朗索瓦·勞格(Désiré-Fran?ois Laugée, 1823-1896)學習創作。1876年,朱利安以《休息的收割者》(Le repos des moissonneurs)和《收獲》(La Moisson)首次亮相于巴黎國家美術沙龍(Salon des Beaux-Arts);次年,作品《收割黑麥》(Fauchers de Seigle)和《飲酒的收割者》(Moissoneurs Buvant)再度參加沙龍年展;1879年,《拾穗者》(Glaneuses)贏得沙龍榮譽獎;1880年,《苜蓿收割者》(Faucheurs de luzerne)再次贏得沙龍三等獎;1881年,《收獲干草》(La Récolte des Foins)贏得沙龍榮譽勛章,從而使朱利安此后可以不經過沙龍評委會審議,而直接提交參展作品。1882年,《牧場》(Au Paturage)在沙龍展出,后印象派畫家文森特·梵高(Vincent van Gogh, 1853-1890)觀摩作品后曾流露出對朱利安的敬佩與喜愛,在與弟弟西奧(Théo van Gogh, 1857-1891)書信中稱此作品杰出、真實而充滿活力。1887年,朱利安成為法國藝術家協會(Société des Artistes Fran?ais)成員;同年,美國收藏家喬治·塞尼(George Seney, 1826-1893)向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捐贈了他上一年在沙龍展出的作品《氣球》(Le Ballon),這是朱利安的作品首次進入美國博物館收藏。1889年,朱利安以《擠奶》(L'heure de la traite)、《收割草料》(La fenaison)和《苜蓿收割者》參加巴黎世博會展覽,收獲繪畫類銀獎;次年,當選法國藝術家協會沙龍評審委員會委員;1892年,朱利安獲頒法國榮譽軍團騎士勛章。1894年,作品《諾曼山谷》(La vallée normande)在比利時安特衛普全球美展獲得金獎;1895年,《田野》(In the Fields)在布拉格波希米亞藝術協會(the Society of Bohemian Arts)年展展出,布拉格國家美術館在展覽期間購入館藏;1900年,朱利安當選國家美術沙龍中央委員會成員。
朱利安直至逝世從未停下過手中的畫筆,作品以描繪法國西北部的不列塔尼和諾曼底等地的鄉間農事景象為多,與讓-弗朗索瓦·米勒(Jean-Fran?ois Millet, 1814-1875)和朱爾斯·布勒東(Jules Breton, 1827-1906)等前輩畫家相似,他喜愛將人物擺置于前景,他們或在辛勤勞動,或在田野休憩,人物散發出優雅的氣質,往往觸動觀賞者的心靈深處;他的鄉間風俗畫更被視為十九世紀末呈現巴比松畫風的佼佼者,對于后來的巴比松派畫家有著深遠的影響,對印象派亦有一定的影響。朱利安的作品不但在歐洲享譽收藏界,在大洋彼岸的美國同樣大受歡迎,許多作品都收藏于美國各大知名博物館之中,如圣路易斯藝術博物館、華盛頓大學美術館、波士頓美術館、圣地亞哥藝術博物館、亨廷頓藝術博物館、肯塔基藝術博物館、舊金山美術館、鮑登學院藝術博物館、雷丁博物館和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