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杰作
納西斯·迪亞茲
(Narcisse Díaz,1807-1876)納西斯-維吉利奧·迪亞茲·德·拉·佩那(Narcisse-Virgilio Díaz de la Pe?a, 1807-1876)法國風景畫家,巴比松畫派代表人物之一;1807年8月20日生于法國波爾多(Bordeaux),1876年11月18日卒于芒通(Menton)。迪亞茲出身西班牙移民家庭,早年不幸纏身,10歲便成了孤兒,又曾在巴黎南部穆東(Meudon)森林中被爬蟲咬傷,而最終失去了一條腿,在父母朋友的贊助下安裝了木質假肢。1822年,年僅15歲的迪亞茲進入塞弗爾瓷廠(Manufacture Nationale de Sèvres, Established 1740)學徒,從事瓷器裝飾和繪畫工作;之后,他曾在巴黎跟隨弗朗索瓦·蘇雄(Fran?ois Souchon, 1787-1857)學習繪畫,早期作品迎合了大眾喜歡的洛可可風格,在商業(yè)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使他可以不用為生計發(fā)愁。
約1831年,迪亞茲在巴比松結識了巴比松畫派領軍人物西奧多·盧梭(Pierre-étienne-Théodore Rousseau, 1812-1867),被盧梭的作品深深打動,曾數(shù)次偷偷跟隨盧梭在楓丹白露森林中,試圖學習盧梭的技法,盧梭被他的求知精神和激昂的贊美之詞所感動,將自己所積累的繪畫技巧毫無保留地教授給了迪亞茲。之后20年中,迪亞茲多次參加巴黎國家美術沙龍(Salon des Beaux-Arts)展覽,得到了評論家和收藏家的廣泛贊賞,并于1851年被授予法國榮譽軍團騎士勛章。1871年后,迪亞茲以一系列優(yōu)秀作品持續(xù)提高了自己的聲譽,作品被收藏家和藝術機構競相收藏。1876年,迪亞茲在給兒子掃墓途中身患感冒,在芒通不治身亡;巴黎政府為紀念這位杰出的藝術家,將奧特伊(Auteuil)區(qū)的一條街道命名為納西斯·迪亞茲街(Rue Narcisse Diaz)。
迪亞茲以對樹木的描繪冠絕巴比松畫派,弗朗索瓦·維斯孔蒂(Fran?ois Visconti, active 1870-1890)和萊昂·里歇(Léon Richet, 1843-1907)都曾模仿過他的技法,讓-弗朗索瓦·米勒(Jean-Fran?ois Millet, 1814-1875)也曾公開宣稱模仿他的畫面細節(jié);印象派大師雷諾阿(Pierre-Auguste Renoir, 1841-1919)在他的建議下,放棄了黑色陰影主調,逐漸提高畫面的明亮度,在多種場合亦表示迪亞茲是他的偶像。如今,迪亞茲以其斑駁閃爍森林景觀,深深吸引著藝術愛好者和專業(yè)收藏家的目光;眾多世界知名博物館和專業(yè)機構亦大量收藏有他的作品,如巴黎盧浮宮、奧賽博物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華盛頓國家美術館、倫敦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倫敦國家美術館和華萊士收藏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