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杰作
費利克斯·夏龐蒂埃
(Félix-Maurice Charpentier,1858-1924)費利克斯-莫里斯·夏龐蒂埃(Félix-Maurice Charpentier, 1858-1924)法國雕塑家,1858年1月10日生于法國沃克呂茲省(Vaucluse)博萊納(Bollène),1924年12月7日卒于巴黎。夏龐蒂埃很早就展露出雕塑才華,7歲時他便在父親的制磚廠開始木雕;1874年,16歲時進入阿維尼翁美術學院(école des beaux-arts d'Avignon)學習;1877年,夏龐蒂埃考入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院(école nationale supérieure des beaux-arts),師從雕塑家皮埃爾-朱爾斯·卡布利爾(Pierre-Jules Cavelier, 1814-1894)和阿梅代·杜波林瑪(Amédée Doublemard, 1826-1900),并與兩位教授終身為友。1878年,夏龐蒂埃在巴黎世博會展出作品,并獲得銀牌;次年,他開始在法國藝術家沙龍(Salon des Artistes Fran?ais)定期展出作品;1882年,作品《休息的收割者》(Le Repos du Moissonneur)獲得第一枚沙龍獎牌;1884年,作品《野生動物》(Le Jeune Faune)獲得第三名,并被巴黎市政府收藏;1887年作品《即興》(L'Improvisateur)獲得第二名,青銅版本在1889年巴黎世界博覽會上又獲得銀牌;1890年,大理石作品《香頌》(La Chanson)贏得沙龍金牌,同年展出了《摔跤手》(Lutteurs)的石膏版本;1892年,大理石版本《摔跤手》沙龍展出再次獲得金獎;同年5月5日,在慶祝阿維尼翁加入法國的慶典中,夏龐蒂埃被授予法國榮譽軍團騎士勛章。1900年,《摔跤手》再次獲得巴黎世博會金牌;同年,夏龐蒂埃當選厄爾-盧瓦爾省(Eure-et-Loir)沙桑(Chassant)市長;1902年2月9日,晉升法國榮譽軍團軍官勛章。
夏龐蒂埃一生制作了許多公眾雕塑至今仍屹立在法國各地,如博萊納(Bollène)市政廳廣場的《摔跤手》、巴黎圣女貞德教堂(Basilique Sainte-Jeanne-d'Arc)門口的貞德立像、波爾多梅花廣場(Place des Quinconces)的《吉倫特紀念碑》(Monument aux Girondins)、以及裝飾在巴黎里昂站(Paris Gare de Lyon)的墻面浮雕等;他還參與塑造了超過四十座關于一戰的紀念碑和紀念館,以及200位名人的半身像。如今盧浮宮、奧賽美術館、阿維尼翁博物館、美國國家美術館和大都會博物館等眾多藝術機構都收藏有他的作品。